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共同疑惑,今天的文章就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一个同学找到他的老师,问如何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,他们进行如下对话。
我们的困惑是: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事情,想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事情。
同样,一件事情,你只有去做了,你才能知道自己喜不喜欢,热不热爱,擅不擅长。
只有经过实践检验,你才能确定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喜欢。
我 3 年前从程序员圈子跳出来,探索新发展,后来做了一个《不用写代码的爬虫课》。
我经常被问道:你是如何找到这个方向,然后一直做下去的?
对方好像认为,我是用了某个方法,或者技巧,一下就找到了精准的兴趣点,然后一直顺畅的做下去。
看到一个思路,去试一下,发现做不了,能力差太远,于是放弃。
看到另一个方向,去试一下,发现能力还行,但没兴趣,于是放弃。
看到另一个点子,去试一下,咦,好像不错,虽然能力差一些,但有兴趣,于是开始深入学习。
而且选了这个方向后,还需要继续摸索更细分的方向,碰来碰去,各种试错,一段时间后才看到反馈,决定是否要作为一个长期发展路线。
之所以要一段时间后才能确定,原因以前讲过:任何有价值的事情,都不是线性发展,而是复利曲线,一开始收获很小,你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,以及这个事情有没有前景。必须过一段时间,学到一定深度,才能看到效果。
我做《不用写代码的爬虫课》,升级了 3 次,花了 3 年。
我做《知识星球精选站》,一开始完全没有收入,过了 2、3 个月,才慢慢有了流量,转化。
我练习写作,断断续续写了 4 年,最近才把写作定为一个长期战略,重点发力。所以我开始模仿华杉老师,每天晚上 9:30 睡觉,早晨 5:00 起床,5:30 - 8:30 写作。
但也不能浅尝辄止,我早期的试错,是做了很深的研究,理解了不同事情的方法、原理,然后判断出自己不适合。于是,放弃,试下一个。
它帮我积累了知识、经验、方法、原理,这里面很多东西,放到不同领域,都是相通的。
这其实取决你怎么试。如果只是浅尝辄止,试 2 天发现没赚到钱就放弃,那无论试多少次,都没效果。
一定要深入一些,耐心一些,研究到原理层面。这样不仅能清楚的判断自己是否合适,还能收获到能复用的原理、经验等,无论哪点都是赚的。
有个朋友和我聊天说,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,上班提不起劲,没有热情,想换一份工作,你有什么建议吗?
任何事情,光凭喜欢是不够的,还需要付出时间、精力,大量学习、大量练习,这样才能达到专业水准,把事情做好,就能创造收益,才能继续喜欢下去。
即使一件你不喜欢的事情,只要你足够专业,能创造价值,它就能赚到钱。
你就会因为它能赚钱而激发出更多动力,进而喜欢上它。
任何技能都需要大量刻意练习,才能达到专业水平,创造出价值。
你可以看一下身边的朋友,他们能持续做一件事情,一定是因为这件事情能创造足够的收益。
当然,不是说他们做这件事情只是为了赚钱,而是说这件事情能产生足够收益,他们才能一直做下去,然后做的越来越好。
一个人说不喜欢一件事情,往往是因为他做不好,是能力不行。
又回到文章开头,我们该如何通过试错,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?
每个领域的知识都不一样,比如:概念、公式、术语等。
互联网时代,信息越来越爆炸,细分领域变得越来越多,各种知识也越来越多。
不同领域的某些方法是可以通用的。比如:写文章、裂变、SEO等。
方法的本质不会变,它只会在不同需求、场景、用户群体间以不同形态出现。
任何领域的知识、方法,都是在原理的基础上变化,所以原理是一通百通的。
运营做活动和开发产品功能,都需要挖掘用户需求,这就需要知道用户为什么会有这个需求?社会心理学层面是怎么解释的。
写文章和做短视频,都是做内容,这就需要用户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内容,要了解传播学、心理学、营销学方面的原理。
电商和课程做转化时,会用到锚定效应,从中方法,这就需要知道这些方法为什么会有效,在经济学、心理学方面是什么原理。
掌握原理,就可能把方法灵活变换到不同需求、场景、用户群体,做到触类旁通。
当你要探索一个方向时,可以从熟悉的领域出发,因为你对很多知识、方法都有了解。这样你深入到原理层面就更轻松一些。
如果你听到别人说这个有红利,那个有机会,然后跑去这个做一段时间,那个做一段时间,结果就只能浅尝辄止,一直停留在知识层面。
因为任何事情,只有先学会知识,才能掌握方法,研究出原理,这都需要大量时间学习。
这个不断用的过程,就在提升技能熟练度,就在提升能力。
这个过程中,锻炼自己的职业素养。让自己能力慢慢提高。
最差的情况,你研究了一段时间,发现不适合自己。那也没问题。因为这个过程中,你积累的方法、原理、心态、职业素质,都是可以完全迁移到其他方向。
这个积累过程,会长到你身体里。它不是浅尝辄止在知识层面,换到另一个领域就没用的。
你从熟悉的领域试错,能花最少时间研究到原理层面,判断出自己是否要做这件事情,以及能积累一些可复用的能力。
如果你从不熟悉的领域试错,就需要花更多时间,才能做到这 2 点,而且时间越长,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大,比如,你的耐心消耗殆尽。
同样的时间,你在熟悉的领域试 10 次,可能在不熟悉的领域只能试 3 次。
所以,从概率上来讲,从熟悉的领域开始,你的收益最大。
有朋友会问,从熟悉的领域开始,怎么开始?有没有更具体的步骤?
3 我们试错,一定要选有商业回报的方向,就是能赚钱的事情。
一件能赚钱的事情,一定是满足了用户的某个需求,或者说,帮用户解决了某个问题。
1 如果你知道用户有哪些真实需求,从这方面下手,就大概率能赚钱。
2 如果你知道用户对某个需求的强烈程度,就知道做出来后,是否会有人愿意付费。
3 如果你知道从什么角度、用什么文案描述你的产品,用户会更喜欢,更容易听懂、接受,你就懂得如何营销产品,也就更容易把产品卖出去。
而互联网上,就有大量的用户真实需求,能帮你找到上面 3 个问题的答案。
3 从你熟悉的领域开始试错,能最大概率找到合适的方向
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END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文章来源于公众号:多元思维H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