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问你个问题:
假如前面迷雾一片,作为司机的你,敢踩油门往前冲吗?
大多数人是不敢的。
因为你看不清自己的位置,和前进的方向。
一切对未来的恐慌、畏惧、纠结、迷茫,也是如此。
你不知道自己是谁,不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也不知道该做什么。
其实,这很正常,迷茫是我们这个时代越演越烈的通病。
人生的前20年,我们一直接受填鸭式的应试教育,被教导顺从听话,活成了家长和老师所定义的样子。
最终结果,就是自我意识难以觉醒,不能算是独立人格的人。
毕业后,人生的难题从有标准回答的「选择题」,变成了没有答案的「开放式命题」。
这意味着,再没有按部就班的路可走,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了。
不过别怕,看完这篇文章,你就会知道,我们并不是无路可走,而是路太多——导致不知道该如何选。
当然,你也可以随波逐流,或者继续让别人定义自己。
这样,你又回到了按部就班的生活,你依旧不需要思考,走上父母希望的道路。
可是,这样的生活你真的喜欢吗?
你可能会说,父母这一辈子就是按部就班的生活,过得依旧很快乐啊。
但如果穿越回去,你就会发现,在同样的年纪,他们的选择少得可怜。
有家传手艺的,就以此为生;有机会上了大学的,就直接包分配,一辈子铁饭碗。
那个时代,大家能养家糊口,吃饱穿暖就满足了,更别提什么焦虑迷茫了。
我曾看过农民工们休息时席地而坐,用着山寨手机玩着斗地主,偶尔一起喝点小酒,讲讲荤段子,笑得淳朴又灿烂。
他们很少迷茫,也不知迷茫为何物。
文化水平不高的父辈们,认知层次始终停留在最基础的物质方面,他们很少能感知到,源于精神层面的痛苦。
而你之所以感到迷茫,正是因为你突破了旧有认知,唤醒了思维,登上了更高的精神层面。
迷茫常常与焦虑相伴而生,都是会吞噬你的怪物。
它们总是欺软怕硬,你越害怕,它们就越得寸进尺。
接下来,教你2招,帮助你从容面对迷茫。
第一步:学会接受一件事——人生和职业发展都是非线性的。
人生如远航,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前进的路上,会有多少次拐弯,绕路,甚至后退。
总之,就是你以为人生会这样开挂:
但实际上它却变成了这样:
很多时候,我们的历程轨迹是迂回式的,可能走一步,要退两步,再走三步。
第二步:正视失败与成功。
失败1000次没关系,你只需要成功1次。
《我是歌手》节目里,设有踢馆歌手,如果踢馆成功,便可留在舞台上。
聪明的新人歌手,会选得分最高、最权威的歌手来踢馆。
因为他们知道,挑战失败很正常,但只要成功了,就能够一举成名、名声大噪。
我们在遇见困难时,不也一样吗?
不论是失败1次还是1000次,都没关系,这只是台下练功而已。
但只要有1次巨大的成功,就足以让你秒杀舞台上一切对手。
美图秀秀的创始人吴欣鸿,在美图秀秀成功之前创业32次,但都以失败告终。
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他让每次失败都变得有意义:
总结失败教训后,他巧妙地避开了很多坑,使美图秀秀一炮而红,迅速成为年轻女性的「独宠相机」。
所以,不要害怕失败,你只需成功1次,就可以蔑视过去的所有失败。
先说说迷茫时,千万不能做的2件事:
1、千万别放纵自己,沉迷容易上瘾的事物。
例如刷剧、赌博、看色情片等。
你可能会为掩盖负面情绪,选择做短期刺激和快感的事,以此来麻痹自己。
但是这样做,会让你被各种刺激和上瘾的东西,提高快感的阈值。
一旦脱离了这些东西,你就感觉人生毫无乐趣,也看不到未来任何希望,变得萎靡不振,只想继续当条咸鱼。
这很可怕。
明明20出头的你,正处在最富有创造力、最有想法和个性、最敢于往前冲的阶段啊。
所以即使陷入迷茫、焦虑、消极情绪,也千万别「破罐子破摔」,因为这种全盘否定,会直接扼杀人生的无限可能。
2、不要假面努力,随便找件「看似上进」的事做,以此掩盖焦虑,安慰自己。
如果你这么做了,那首先要表扬你:
你比大多数同龄人都优秀,至少知道什么是底线;而且你很聪明,懂得利用工具来摆脱迷茫。
你选择了看起来「积极向上」的方式来安慰自己,比如每天看书30页,跑5个公里,甚至是主动加班,延长每天的工作时间。
然后大脑就会告诉你:
你看,我每天都很努力,虽然还是迷茫,但好歹是朝着好的方向前行。
听起来好像不无道理。
可是,你逐渐发现,事情进展并不顺利:
每天看书,坚持了不到一周就放弃了:书本晦涩难懂,真没意思,还是漫画更有趣点;每天跑步,但碰上下雨天,你根本不想出门,后来渐渐忘了跑步这件事; 主动加班,你本想刷存在感顺便提升自己,但脑子总惦记家里的零食,结果什么都学不进去…
这种行为,就像是头痒,你却偏偏挠脚一样。
你根本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,但看别人的药方都是「看书、健身」,于是也盲目乱治。
但结果是,间歇性踌躇满志,持续性混吃等死。
于是,你越发迷茫和焦虑,明明已经这么努力了,为什么还是原地踏步?
更糟糕的是,你可能在某个深夜,忽然陷入深深的自责和自我怀疑,一发不可收拾,甚至进入「放纵自己」模式。
先总结一下你迷茫的原因:
一是不知道「我是谁」,所以看不清方向;
二是不知道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对的。
接下来,就像顺藤摸瓜一样,我们一步步解决,把迷茫赶跑!
1、描绘「自我画像」,确定人生目标
我说的「自我画像」,可不是像下面这种单纯的自画像,而是指思想三观、行为动作、兴趣爱好、优缺点等的「人物画像」。
三观对你的人生选择极为重要,尤其是迷茫的时候!
大到结婚选对象、毕业选工作,小到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,我们都一直被三观支配着。
三观这么重要,那它到底是什么呢?
世界观:你对这个世界是怎么看的。
比如,澳洲大火数月不灭,国外疫情死亡数十万,有人认为这和自己无关,毕竟这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。
但也有人认为自己与世界紧密相关,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。
人生观:你是怎么看待生命和人生的,你觉得人穷极一生追求的是什么?
你认同快活一世,还是功名一生?
价值观:长大过程中,你会遇见形形色色的具体事物,你对这些事物是怎样的看法?
这就像前面说的买菜。
有人脸皮薄,不好意思还价,也觉得菜市场大妈起早贪黑不容易,不介意这么点差价;
但也有人觉得菜价过高,不值这个价,非得讨回一点零头。
活到现在,我们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独立想法,这些潜移默化形成的三观,就构成了你的基础样子,也就是「画像轮廓」。
如果你真正想认清自己,建议花时间捋顺一下三观。
不知具体怎么操作的同学,可以试试这几个:「布鲁斯问卷」、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」、「MBTI职业性格测试」、「DISC个性测验」。
这是比较直观的自我认知的途径,建议你每隔1年测试一下,进行一场与自己的对话。
2、摸清能力边界,做出正确的选择
做完测试后,相信你对自己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。
接下来,请你思考一个最根本的问题: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?
明确人生目标,我们需要揪出它的官配CP:能力边界。
经常打游戏的你,一定经常看到下图:
它的好处在于,可以直观地看到角色擅长和薄弱的技能。
回归现实,我们也能像游戏人物一样,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,然后画出「能力蛛网图」,明确自己的能力边界。
如果不清楚自身优势,建议从性格、爱好、优势、劣势四个方面入手。
1)你性格怎么样
-
你是个直爽乐观,还是内向委婉的人? -
你喜欢独处,还是更喜欢社交场合? -
你喜欢上台演讲,还是更喜欢默默聆听?
-
你从小到大做什么事情最多?(禁止回答:睡觉和吃饭。) -
除学习和工作外,花在什么事情上的时间和精力最多? -
做什么事情,会让你不由自主感到开心?
-
从小到大,别人夸你最多的是什么? -
上次产生巨大的成就感,是在做什么事的时候? -
做什么事情,对你来说是毫无压力,但别人可能不太轻松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