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— 1 —
你做的这件事,
创造了什么价值空间?
今天,一位认识多年的朋友打电话给我。
他在很早期帮过我,所以我对他有一种由衷的“跨期感激”。
于是我们聊了很久,关于他的创业项目。
这个项目本身,就不说了。涉及他的商业机密。
就说说我们聊的过程当中,我与他分享的,我个人用来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有前途,前途有多大的逻辑。
这是我自己的逻辑。与你分享,只是希望也许对你有一些启发。
我判断一个项目有没有机会,首先要看这个项目,有没有创造“价值空间”。
什么叫价值空间?
通过你一顿创业猛如虎之后,整个交易链条,有没有用同样的成本,获得了更多的价值?
举个例子。过去,从100斤花生,能榨25斤油。
你说,我厉害了,我改进了压榨工艺,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,我能榨出40斤了。
哦?不错啊。这个项目有前途。
因为你找到了一个“价值空间”。
别人的25斤和你的40斤之间,那15斤多出来的油,就是你的价值空间。
你可以把这多出来的15斤油,拿出5斤油分给消费者。
换句话说,用户用同样的价格,可以买到30斤油了。
他们会非常高兴地,从竞争对手那里,投奔你的怀抱。
然后,你把另外5斤分给合作伙伴。合作伙伴也非常高兴。
这样就有更多人愿意帮你卖油了。
还有5斤呢?留给自己。这是你应得的部分。这就是“价值空间”。
有了价值空间,每个人都盼望你成功。
如果你说,没有没有。
今天不管谁榨,都是只能榨出25斤。谁也不可能榨出40斤。
大家都一样。
那我很纳闷了,你为什么做这件事呢?
你说,因为这是我的情怀。我从小用花生油。我知道花生油的价值。
我希望中国人都能用更健康的花生油炒菜。我努力,我能坚持。
我相信,别人能做好的事情,我也能做好。我还能做得更好。
你可能会很激动。
但是,我心里还是会皱起眉头。
这件事,我个人认为,想有大成的难度很大。
因为你的情怀,并不是价值空间。消费者不会帮你。
在谁那里买都一样,我为什么要换人?
我和你很熟吗?合作伙伴不会帮你。
进货价都一样,为什么要冒风险,和你合作呢?
你可能会很辛苦,也许也能勉强活下来。
但是,这不是创业。这是以创业的名义打工。
所以,我问我这个朋友,你要做的这件事,创造了什么价值空间?
没有价值空间的事情,如果不熟,我就默默远离;
如果很熟,我会劝他早日回头是岸。
价值空间,价值空间,价值空间。
我也建议每位进化岛的同学,能合上手机,认真思考一下:
我的这件事,创造了什么价值空间?
而不是想:
我做的这件事情,能不能赚很多钱?
与你共勉。
— 2 —
你越想赚钱,越赚不到钱
— 3 —
想赚钱,先学会分钱
举个例子: 成本100元的产品,卖110元,那10元不是利润,是社会发的工资。 只有你通过创新把成本降到80元,而没有任何其它公司能做到,他们的成本还是100元。 这20元就是你的利润。
最后的话
牺牲眼前到手的利益,去换取未来更长远的利益,这种抉择往往极为痛苦。
因为眼前的利益,所有人都看得到,长远的利益却很难看到。
但非常时期,想要活下来,企业往往需要制定“利他结果利己”的价值观和制度。
举个例子:在一个行业里,比如说一个区域内的餐饮企业,一个区域内健身企业。
大家平时彼此之间是一个竞争关系,彼此间分散了客流,也有自己的受众。
这个时候有没有可能,不同品牌和不同公司的企业、机构能够联合起来,然后抱团取暖?
非常时期,恰恰是化干戈为玉帛,多交朋友的好时机,而不是在想怎么竞争把别人打死。
这个时候,大家都想活下来,想活下来,多个朋友,才能多条路。
比如大家组建一个联盟,这个联盟里大家彼此间平时可能是竞争对手,但是却又彼此依存于整个大行业环境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只要加入这个联盟的企业家,任何人在非常时期遇见生死存亡问题,其它成员都必须不遗余力去抢救,哪怕是变卖自己的房子和股份,也在所不惜。
这本质上就是一个“相互保”,一个相互保险机制,大家加在一起谁也死不掉,其它人一起分摊损失也不大,分开却有可能被逐个击破。
企业无论大小,拥有“化敌为友,极致利他”的思维非常重要。
想要长期利益,首先要放弃眼前利益。
想要收获价值,首先要学会创造价值。
想要速成捷径,首先要放弃速成捷径。
想要赚取财富,首先要能够舍得分钱。
不短视,不投机,不犹豫。
顶尖高手,都是极致利他者。
总是想方设法给,而不是想方设法拿。
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,
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,
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。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刘润):为什么顶尖高手,都是极致利他者?